對威士忌而言,年份它其實應該為一個參考。那么,年份到底重不重要?威士忌的年份確實重要,但是威士忌并不會因為年份久,而一定表現的更好。反而是到了一定的熟成時間之后,年份的影響變小了而隨之增加的是酒液復雜而厚重的味道。
什么是年份?威士忌年份怎樣計算?
威士忌的年份,只是威士忌在桶內發酵的時間,但是還有許多因素都是影響威士忌質量的關鍵。
在蘇格蘭法規中,如果威士忌瓶身標明25年,就表示瓶中威士忌最低年份是25年,表示這瓶威士忌只能用在橡木桶中熟成超過25年的酒來調和。
換句話說,里面可能有30年、40年、50年,或更高年份的威士忌,25這個數字表示最低年份,不是平均年份,也不是最高年份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在Blend Whisky中,用80%的25年原酒與20%的12年原酒調配而成,還是只能標示為12年。如果是Single Malt Whisky,先在波本桶中放8年,再換桶后N年,其所能標示的年份,也是8年而已。如此,顯然不能單從年份上判斷孰優孰劣。
標示酒齡的威士忌最早出現在大約40年前,但在那之前,威士忌只會被定義為「標準Standard」或「高級Deluxe」。調和威士忌的領導品牌芝華士在1970年代開啟了酒齡標示的先河,直至今日亦然。
當然,談到威士忌的陳年,時間肯定是相當具有影響力,畢竟威士忌60%的性格來自陳年過程,酒在木桶中沉睡得越久,從木頭中萃取的個性便越多。
并非年份越高的酒,越合自己的味。
以蘇格蘭的緯度和氣候,一般而言12年以內的威士忌算是青春洋溢,像18歲的青春少女般。
12~20年的威士忌正當高峰期,豐富飽滿充滿力道,也正是最佳蘇格蘭威士忌的代表。
20~30年像是威士忌的成年人,有著許多歲月的經歷,深沉而有智能,不過也沒有太多年輕的沖勁了。
30年以上的威士忌像是進入老年期,橡木桶的氣味像過去歲月重重壓在麥芽酒上的包袱,帶點生命的苦澀,酒汁風味極端復雜,喝起來也是特別的飽滿。
一直以來,高年份的威士忌一直受到追捧。但一款30年的威士忌不一定優于20年甚至10年的佳釀。因為年份之于威士忌,其意義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口感評比。對于一款陳釀數十年的威士忌,它就像一位生活了數十載的人一樣,已有了成熟的性格、獨一無二的經歷。
威士忌隨著歲月流逝讓它們變得更稀有,隨著市場存量越來越少,高年份威士忌一般都會成為收藏品,時間越久越有收藏價值。
拋開年份,酒質優先
那么,掌握威士忌好不好喝,口感的關鍵是「酒質」,而這些不只酒齡,與存放環境、使用木桶、原酒制法都有關,酒廠調酒師的調配功力尤其重要。
所以對消費者來說,應該要買瓶好喝、口感自己喜歡、喝來順口的威士忌,而非一味追求高年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