麩質是一種存在于小麥、大麥和黑麥谷物中的蛋白質。在由小麥粉制成的傳統面包中,麩質形成蛋白質網絡,使面團具有粘性和彈性,使面包具有典型的令人滿意、耐嚼的質地。
但是麩質或小麥的其他成分可能會導致某些人的健康問題。全世界估計有 1%患有乳糜瀉(一種由食用麩質引發的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)的人來說,這種蛋白質會導致腸道損傷,從而損害營養吸收,并導致腹瀉、體重減輕、疲勞、貧血和水泡、皮疹發癢等癥狀。控制乳糜瀉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嚴格和終生避免麩質。
對于其他與小麥相關的敏感性較輕的人,食用谷物不會導致乳糜瀉中的腸道損傷,但會導致腸胃不適以及疲勞和頭痛等癥狀,這些癥狀通常在避免食用小麥時會消失。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患有這種稱為非乳糜瀉小麥敏感性的疾病,但可能比乳糜瀉更常見。
還有一種不太常見的與小麥相關的疾病是小麥過敏,會在食用小麥后的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引起過敏反應,如腹瀉、嘔吐、面部腫脹或呼吸困難。
如果患有乳糜瀉、小麥敏感性或小麥過敏,那么搭配無麩質飲食顯然是更好的選擇。但在2017 年對美國和加拿大購買無麩質食品的 1,000 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(由食品和飲料配料供應商宜瑞安進行),46% 的人表示購買這些產品的原因并非健康狀況。他們的主要動機之一是:希望減少炎癥或攝入更少的人造成分,相信無麩質產品更健康或更自然,并認為此類產品有助于減肥。
對于長期無麩質飲食的乳糜瀉人群,存在血同的升高的問題,所以需要特別注意葉酸和甜菜堿的攝入。
富含葉酸的食物包括:豆類、甜菜、動物內臟、雞蛋、蘆筍、綠葉蔬菜、西蘭花和牛油果;
富含甜菜堿的食物包括:菠菜、甜菜、蝦、魷魚、章魚、貝類、藜麥、枸杞;